2017/9/6 16:16:05
食品行业介绍
我国食品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但市场空间巨大,产销均有大幅提高空间。在今后发展中,食品的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因此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和潜力巨大,风险相对而言比较低。从统计资料来看,近1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每年平均以10.2%的速度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食品工业虽然门类繁多,且制造方法、设备大小和结构形式等各有不同,但可将这些制造过程加以分类归纳,食品工程的基本操作单元一般包括:物料输送、清洗、分级、破碎、混合、分离、乳化、传热、浓缩、干燥、制冷、真空操作和包装。食品加工的复杂程度既反映了产业科技水平的高低,也预示着经济效益的大小。加工越精细,综合利用程度越高,产品附加值就越高。
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具有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由于食品都有相应的保质期,市场预测及供需平衡极为重要;规模化、异地扩张成为发展趋势,同时食品行业面临多元和粗放经营向专业和集约经营转化的管理趋势。
食品行业关键特性
食品行业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行业,行业壁垒小,科技含量不高,门槛较低,但竞争激烈;
1. 行业生命力永恒,食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层面广,企业受社会经济波动影响小;
2. 小产品、大市场,食品单价较低,但消费量大;
3. 销售客户数量多、业务频繁,需要对客户订单作出快速的响应;
4. 品牌和销售网络是竞争取胜的首要条件;
5. 产品品种多、生产量大、通常有保质期限制;
6. 需要对客户订单做出快速的响应且及时的配送;
7. 配方化的生产,配方是企业的关键命脉,需要严格保密;
8. 生产自动化程度高;
9. 批次跟踪,包括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批次跟踪。
食品企业难点分析
(1)生产管理难度大:采用统一接单,集中排程的方式,产品品种多,工厂多,考虑因素多,手工排程难度大;从年计划到月计划到周计划再到工厂级计划,计划层次多,各工厂可生产的品种和产能差异大,计划难度大。
(2) 对库存管理要求高:对食品加工行业来说,产品的保质期比较短,产品周转要求很高,一笔销售订单可以触发整个采购、生产、分销等整个供应链和库存的变化,需要企业对库存严格控制和对市场做出及时的反应,降低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和市场占有率。
(3) 信息分散及时性差:生产现场数据收集汇总困难,无法为排程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不能精确控制车间生产线的在制品数量,无法及时了解每天车间领、用料情况;不能根据计划预测未来生产所用材料是否够用。
(4) 配方管理:食品企业是进行配方化生产的,配方需要保密,每次配方的改进都需要保管历史记录,以便于后续跟踪。
(5) 生产多样化:食品行业对市场的变化很敏感,一般采用批量生产和连续生产的方式。在物料管理方面,对BOM管理需要灵活的处理与控制方式。
PMC食品行业解决方案说明
1、PMC的优势及价值
第一、主要优势: 提供本土化的服务,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软件原厂商,具备强大的研发和实施能力;为制造企业提供从生产排程到制造执行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国际化背景,具有丰富的制造业解决方案经验和成功案例。
第二、主要价值: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借助PMC系统,解决手工排产效率低下,准确性差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弥补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真正实现系统化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系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主要功能
(1) 可视化食品配方
表格形式的BOM编辑与图形化BOM相结合,减轻食品配方的维护工作量,使食品配方清晰、明了。
(2) 自动预测用料趋势
PMC精确计划出库中每个物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出入库时间、数量变化,便于用户清楚查看到每个产品的过去与未来的库存变化,了解每个物品的库存是否有过剩?是否够用?从而更好的控制和管理库存,有效消减库存并防止缺货,这对保质期较短的食品来说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3) 工序多种连接关系适应食品行业多样化生产。
食品行业对市场的变化很敏感,一般采用批量生产和连续生产的方式。PMC在BOM的工序连接中设置了多种连接关系和批量分割功能,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
(4) 计划下达
依据排程结果将生产计划生产对应的生产指示(包括所需物料、使用设备及产成品等信息),直接用于指导生产活动。将生产计划,按照一定的时间段,为每个班组及设备生成详细的生产指示,再发送到生产现场。
(5) 执行反馈。
生产指示下发车间后,车间依据生产指示安排生产。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调整及优化,使得生产计划与车间现场同步,从而实现了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3、应用效益
(1) 考虑订单需求与工厂的生产能力平衡、物料库存和采购优化,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2) 支持工序多种连接方式,适应食品行业的加工要求,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3) 通过计划下达与执行反馈,确保计划和执行协同一致。